
我的教育兴国梦
泱泱古国,广袤九百万壮丽河山。悠悠中华,灿烂五千年历史文化。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勤劳勇敢的炎黄儿女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,并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。
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,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在西方蓬勃展开,中国却仍然在天朝上国昔日辉煌的梦境中沉睡。国弱则被欺,当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,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林则徐、魏源、徐继畲们意识到:中国落后于世界了。
面对“千年未有之变局,千年未有之强敌”,为改变中国的积贫积弱,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开始了实业兴国、变法强国、教育救国的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。在腐朽而保守的封建专制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面前,洋务运动、戊戌维新、辛亥革命,一次次失败,但民族复兴之梦从未泯灭。
国运兴衰,系于教育。普鲁士皇帝威廉说过:“我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,办亡国了。”1868 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,首先就是在全国强制推行义务教育,不按时送适龄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,要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。近代以来,美、英、法、俄、德、日等国的崛起,无一不是依靠科教而强国。
教育兴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。新中国的成立,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。可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,单一的公办教育,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。
1978 年,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,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开始了扬帆远航。实现四化,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最强音。高考制度的恢复,激发了青年人的大学梦。但是,经过十年浩劫,当时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之小、入学门槛之高,使大批莘莘学子只能望而兴叹。
1977 年,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570万,录取19.6万人,录取率仅为 3.4%。这就意味着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成为“天之骄子”,绝大多数中学毕业生被排斥在大学校门之外。
百废待兴的中国要崛起,迫切需要千万计的各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,而培养人才又取决于教育,尤其是高等教育。但是我们国家太穷了,高等学校太少了,办学规模太小了,实在没能力给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。
就是在这个时候,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的局面深深刺激了我,帮助那些高考落榜求学无门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的思想油然而生,兴学育人,为国分忧的信念在我的心中悄然萌发。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,尤其是当年20多岁的我,正是最富于梦想、放飞梦想的时期。
1986 年,我毅然砸掉了在国企的铁饭碗,租了间简陋的教室,招来了20 多个学员,聘请了山西大学的教师授课,办起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。从此,我一发而不可收,在民办教育这块处女地上,像一头拓荒牛,开始了矢志不渝的耕耘和对美好梦想的执著追求。
一位哲人说过:希望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商品。民办学校作为新生事物,难免有人不理解,难免遇到偏见,甚至歧视和刁难。但是我的心中始终坦坦荡荡,因为这是一件为国家排难、为家长解忧、为青年成才铺路的神圣事业。每当看到许多农村来的学生家长,用5元、10元积攒起来的血汗钱给孩子缴学费时,每当听到他们说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让子女上大学时,每当看到莘莘学子求知若渴的眼神时,我心底就会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人生如船,梦想是远航的风帆,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源,梦想是引领方向的灯塔。我坚信,作为生在新社会、长在红旗下青年人,只要有梦想,有追求,有机会,凭着一腔热血,一份坚韧,就一定能够抵达胜利的彼岸、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。 办学就是我实现梦想的平台,我决心通过这个平台,为教育兴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。
那个时候,学校分散在几个教学点,我每天骑着自行车东奔西忙,风里来、雨里去,一包方便面、一杯白开水,成了生活的常态。在我的工作日程表上,没有星期天,没有节假日,学校就是自己的家,学校就是自己追梦的舞台。
“酿得百花方成蜜,淘尽黄沙始到金”。我迄今 27年的办学史,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、兴学史。每一个脚印,都镌刻着艰辛,每一个春夏都记录着前进的甘苦。使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,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依靠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,凭着广大师生员工充分发扬拓荒牛、孺子牛、领墒牛精神,从当年的自考辅导班,到成立育新辅导学校;从山西工商专修学院,发展到山西工商职业学院;从专科院校,到成功升格为本科高校;从辗转租赁办学,到建设起属于自己的校园;从一片荒芜的土地,到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楼宇;从办学初期的破旧桌椅,到现在现代化教学设施;从当初的几十个学生,到现在的万人大学,我多年来萦绕在心头的一个个梦想都变成了现实。
我国的有关法律明确规定,教育是公益事业,民办学校积累的资产是国家和社会公益性资产,不属于举办者个人。因此不少人问我这么多年艰苦创业是为了什么?我说图的就是让孩子们圆大学梦。每当看到一个个学生成长成才,一批批走上工作岗位,报效祖国,报效人民, 是我最开心的时刻。
如今的山西工商学院,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山西省规模最大、全省唯一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,累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万多名,为国家积累了 5 亿多元的教育资产,为国家承担了数亿元的人才培养成本,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党和政府对我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,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、省政府、省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。
在成绩和荣誉面前,我没有满足,没有歇脚,没有停步,在任何场合我都没有说“成功” 两个字,因为我还有更大的梦想,那就是创建高水平、有特色、国内一流的民办高等学府,把山西工商学院办成一所百年名校。
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。穷国办大教育,完全依赖政府办学是远远不够的。国外的一流大学中,很多是私立大学。像美国的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,英国的剑桥大学、牛津大学,日本的早稻田大学。把中国的民办高校打造成为与他们比肩而立的大学,是我的终极梦想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 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,这是近代以来每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。中国梦是国家的梦,民族的梦,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但只要把个人之梦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和历史进程紧密相连,担当起应尽的责任,并为之而不懈奋斗,就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,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。
教育是强国之本。强国必须首先强教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关键靠人才,基础在教育。教育兴国是我的梦,我的梦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,我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,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,并决心在教育战线上为实现中国梦而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。
院长 牛三平